cs-1型电磁感应辊式强磁选机是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的,是我国第一台大型双辊湿式强磁选机,目前已成功的用于锰矿石的生产中,对处理低品位弱磁性锰矿石获得较好的指标,对于砂石生产线其他中粒级的弱磁性赤铁矿、揭铁矿、镜铁矿、菱铁矿以及钨锡分离也有着广泛的前景。
设备结构
该机主要由给矿箱、电磁铁心、磁极头、分选辊、精矿及尾矿箱等构成,如图4-17所示。机体的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心,磁极头和感应辊组成的磁系。两个电磁铁心和两个感应辊对称平行配置,四个磁极头连接在两个铁心的端部,组成矩形闭合回路。四个磁极头与两个感应辊之间构成四道空气隙即是四个分选带.这种磁路的特点是无非工作间隙,磁阻小,磁能的利用率较高。该机的技术特性如表4-12所示。
该机感应辊即为分选辊,由纯铁制成,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三带,中间有一个较短的非工作带,两边的齿形带为分选带,每个分选带有15个辊齿。辊子直径为375 mm,有效长度为1452 mm,磁极头端部与辊齿相对应的位置与齿数一样多的过浆植如图4-18所示。环形分选区两端与分选辊圆心的连线所成的夹角称为“磁包角”。磁包角的大小对磁场强度和分选指标有较大的影响,原则上磁系包角范围内磁极头的弧形面积应小于铁心的横截面积。从图4-18看出,A6点是辊齿上与水平线成500角的一点,此点辊尖齿上场强最高。该点场强与激磁电流的关系由图4-19和表4-13示出。当电流低于70 A时,选矿设备场强随电流的增加上升较快;超过70 A后,场强随电流的增加上升很慢,当电流达到110 A后.磁路开始趋近饱和。
图4-20是沿辊轴长的磁场强度分布图。靠近辊中点辊齿上的场强较高,两端辊齿上的磁场强度较低,但两者场强值差别不大,基本是均匀的。而A6点(齿辊尖部)和C6点(矿浆槽底部)的场强值差别很大,因此形成较大的磁场梯度,估计平均磁场梯度约为64000 kA/m2。因此对磁性较弱的、粒度较粗的氧化锰矿石有较好的选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