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叙述高压电选的原理,包括电选过程中颗粒的差别带电、受力和运动轨迹.由于大多数高压电选机为圆筒型电选机,颗粒荷电以电晕荷电为主,故本节限于叙述圆筒型高压电选机的分选原理.考虑到加气混凝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泛其人.而且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设想,得出的研究结果难免有所不同,但似乎可归纳为两种理论,一种是以剩余荷电为特点的理论,另一种是以稳态荷电为特点的理论.为了便于叙述,不妨将这两种理论分别称为剩余荷电分选理论和稳态荷电分选理论.
剩余荷电分选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为奥洛芬斯基理论,他是原苏联学者,毕生从事电选研究,先后发表了几部《电选方法》专著,对电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简要叙述他的这一理论要点.
颗粒在电晕场中的荷电量
(1)瞬时荷电量
当给料颗粒进入电选机的电晕电场后,不论导体颗粒或非导体颗拉,都能通过离子碰撞获得电荷,在瞬时t内的荷电量。
颗粒的瞬时荷电量与颗粒的介电常数、半径、电场强度和荷电时间等因素有关.介电常数和半径大的颗粒荷电量多;电场强度高时荷电量多;颗粒通过电晕场的时间长时荷电量多.显然,等式(10-11)右边包含时间t的项在0'-1之间变化.颗粒进人电晕场前,t=0,未从电晕场荷电;颗粒进人电晕场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荷电量增多;当荷电时问足够长时,荷电量达到极限值,称为最大荷电量.
(2)最大荷电量
颗粒荷电达到极限值后,其得失电荷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这时,即使延长荷电时间,也无济于荷电量的增加。
(3)剩余荷电量
在电晕场中充分荷电的颗粒一经离开电晕电场,由于砂石生产线与接地圆简极接触,要不同程度地传走电荷.导体颗粒由于其导电率高,能在1 / 40--1 / 1000秒内传走所获得的电荷;非导体颗粒经过过渡电阻R放电,过渡电阻为颗粒本身电阻与接触电阻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