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生产线上的金电解沉积过程的技术操作有何要求?
金的电解沉积(简称电积)过程是一个能耗很高的作业,必须严格操作,技术操作要求如下:
(1)必须保证进人电积作业的溶液无固体杂质,如碎炭、木屑、矿泥等,否则会影响电积过程和金泥质量。
(2)尽量采用比表面大的阴极材料,如较细的钢毛(棉)、炭纤维等。以钢毛作阴极安装在阴极框中的钢毛不宜压得过实,应蓬松、均匀,且严防外露避免造成短路。炭纤维有巨大表面积,且耐腐,可长期使用。实践已证实用炭纤维作阴极,可显著提高电解效果,降低材料消耗,因此已被许多炭浆厂采用。
(3)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金的沉积速度和电解率,所以生产中必须保证电解所要求的温度。常温电解时电解液要保持30℃左右,高温电积时温度一般为90℃,温度控制可通过热交换器进行。
(4)要降低电能消耗、除了提高电流效率外,主要靠降低槽电压。缩短极间距、改善电积液导电率、提高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均能降低槽电压。垫块机生产中这些因素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操作更应注意随时检查电路,要保持电路杨通,无短路、断路和漏电,电极接触要良好,以求获得高的电流效率和低的槽电压。
(5)经常检查电积液流速。通过检查电积尾液含金品位掌握电积时间。尾液若返回浸出作业循环使用,则应通过经济比较确定一合理的尾液质量分数,以降低电能消耗。若需排放的尾液应用活性炭吸附回收残余金,然后再用漂白粉法或其他方法处理后排放。
解吸炭酸洗时应注意什么?
为恢复解吸炭的恬性以利再用,用硝酸或盐酸对解吸炭进行酸洗,在操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酸洗时酸的质盈分数不宜过高,因浓酸会使活性炭软化,降低其强度,所以必须配成稀溶液后使用,一般质量分数为3%-5%。切勿直接将酸和水加人炭中混合。
(2)酸洗时以浸泡为主,可辅之搅动(如人工搅拌、间断搅拌)以使炭和溶液充分接触即可。通常需浸泡0.5一1h。
(3)移出酸浸液后用水浸泡0.5-1h以除去酸浸液。为中和剩余酸同时除去一些碱溶物,还可用1%NaOH溶液浸泡0.5--1h,最后再用2-3倍炭床体积的水将其洗净。这步对先酸洗后解吸的载金炭酸洗过程更为重要,否则剩余盐酸会对电积产生不利影响。
(4)酸洗时会有有毒气体HCN逸出,所以厂房要有通风设施,尤其敞开作业时操作人员更应带好口罩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