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生产线上选矿所得各种含金产品,金品位均较低.杂质多。为降低冶炼成本,提高冶炼回收率及成品金的成色,熔炼前一般需进行预先处理。其中对锌置换金泥通常用10%一15%的稀硫酸溶液进行酸洗除锌,当置换金泥中含铜较高时,可采用多段浸洗处理。某厂采用氨浸一碱浸一酸浸流程处理锌粉置换金泥取得成功。
将烘干的金泥首先以14%H2SO4加3%一4%NH4NO3的混合溶液进行两次搅拌浸出.以脱除铜和锌,然后用10%-15%的NaOH碱溶液进行搅拌浸出,目的是除去大部分的铅,这两步攒洗均在液固比为7,温度在85一901条件下进行,最后再用少量浓硫酸浸出一次进一步除杂。
操作过程中每步浸出前需将物料在350℃以下进行烘干。每步浸出的反应时间应视杂质多少而定,通常需2--3h。浸出结束采用过滤分离以充分回收微细金泥,所得滤饼均需用热水洗涤多次以最大限度地除杂。滤液和洗涤液视其有用成分的多少考虑综合回收。
此外,预处理过程中不仅放出氢气,而且由于含金物料中含有一些氛化物和硫化物,它们与酸作用生成剧毒的氰化氢和硫化氢气体,因此,搅拌桶应当是密闭的,并配备抽风设备。抽出的气体应用碱液充分洗涤以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气体管道、排出口应该远离火源,避免明火和电火花引起氢气爆炸。
阴极金泥如何进行冶炼前的预处理?
电解所得金泥通常杂质成分较简单,主要是阴吸钢棉,垫块机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盐酸和硝酸处理不仅可除去杂质,而且还可将金泥中的银分离出来。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用热水洗去阴极泥中的氰化物和碱,将其沉淀物(或滤饼)用盐酸搅拌、浸泡2--3次以除去铁等杂质,然后用热水洗至中性,洗净的金泥(滤饼)再用硝酸溶液在加热、搅拌下溶浸银,直至银溶解完全后再将其供干即可送去
熔炼金。硝酸浸液及洗液去回收银。
硝酸浸洗时,先用HNO3与H2O体积比为1:5的稀溶液进行,此时因物料中银的含量高,所以溶解速度很快。随着银溶解,物料中银含量降低,后期可用HNO3与H20体积比为1:1的浓溶液进行浸泡以强化银的浸出。
净化后的金泥熔炼前需烘干,水分太高在熔炼过程中.大量水分迅速形成水蒸气在炉料中不能及时排出易产生“放炮”,造成崩溅损失;水分太低又会造成“飞扬”损失,所以掌握烘干物料水分至10%左右为宜。